车马的故事:为了创业,十三年前我拒绝了马云的邀请(上)

  • A+
所属分类:域名新闻
  • 聪网最早的产品经理
  • 跟随周鸿祎做3721产品经理
  • 淘宝网成立之初,拒绝了直接来自马云的邀请,错过人生机遇
  • 从零组建平安集团无线互联网部,并担任总经理
  • 两次在互联网领域创业,两次开创互联网新模式,并被广泛模仿;
  • 今天,是金融P2P领域内职业经理人,负责传统金融公司的移动互联网
1
这样强悍的经历,来自于我们今天的主角——车马。

车马大我几岁,是我敬仰的江湖前辈,我以车马哥称之。他为人豁达,睿智,幽默,充满激情和感染力,是典型的老大哥形象。

车马72年出生于湖北荆州的一个县城,90年考上西安交大,学习市场营销专业。

大学时候,车马在专业课上花费时间并不多,学习不好不坏,他主要把时间用在两件事情上:做生意和泡图书馆。

他觉得市场营销这个专业不同于理工科的专业,没法聚焦书本知识或者理论研究。他想,既然是营销,就是应该销售,这样才是最好的学习。

那个时候,很多学生会去批发市场进一些明星海报到学校里面挨个宿舍卖,最受欢迎的当然是童安格、王祖贤、刘德华和小虎队之类。但是,车马看不上在学校里面赚同学钱的这种生意,觉得太低端,他要做点层面高一点的社会上生意。

本钱不大,所以也不能折腾大买卖,他盯上了邮票生意。

90年代的邮币市场还是不错的,不像今天这般惨淡。他在老家的邮局想法买到一些整版的邮票,然后到西安的邮币市场高价卖出去,从中赚取差价。

这个生意非常简单,但是确实挣钱。90年代的社会资源还没有被充分瓜分,改革空间大,钱还是比较好赚的。仅1992年,包括潘石屹在内的12万公务员下海,1000多万公务员停薪留职。他们中的很多人,见识了一个大时代的变迁。

这是车马第一次踏入社会,并且从中挣到了钱。

2
后来,他又看到一个商机——大学四六级英语考试的听力磁带。秉承着“不赚学生钱”的原则,凭借着做邮票积累的第一桶铜,他写信给出版社要求批量进货,同时又大手笔地在当时家喻户晓的《英语学习》杂志上刊登了一个豆腐块广告。

车马的故事:为了创业,十三年前我拒绝了马云的邀请(上)
(插播——提一个暴露你年龄的问题:在什么场景下,你会把圆珠笔和磁带联系起来?选项:
  • 1.在磁带上写字;
  • 2.倒带;
  • 3.需要把磁带扎个洞;
回复数字到公众号,答对者入群参加抽奖。图片来自网络)

之所以说是大手笔,是因为广告费是200多元,在销量未知的情况下花这么多钱做广告,看来车马要么是年少轻狂要么是信心十足。

当时他并不知道,几年前,有个叫史玉柱的人,也是在杂志上登广告卖自己的巨人汉卡,一战成名。

倒卖磁带给他带来了更加丰厚的利润。靠着倒卖邮票和英语磁带,车马的大学物质生活过得相当滋润。

大量的读书机会,是车马上大学另一个大的收获。从一个小县城来到西安这个大城市,他觉得眼界大开,尤其是图书馆里面的书更是让他喜欢地不要不要的。

在大学,车马不泡妞不泡面,专泡图书馆。尤其是作为市场营销专业,国内的优秀教材乏善可陈,车马发现老外写的英文原版书看起来太过瘾了,远超国内很多“编著”而非“写作”出来的教材。后者往往又多人合力完成,风格都不统一,甚至有的时候前言不搭后语,读起来很吃力。

作为书虫,我非常赞同车马的观点。我看书大部分是看中信或者湛庐出品的老外写的书,经常是一本书只有一个观点,讲得非常透彻,并且旁征博引,各种故事娓娓道来,读起来不累。而国内的书往往更像编著风格或者领导讲话稿,林林总总列举了很多,面面俱到但是深度和创新性不足。

除此以外,车马也会去看录像,投影厅天天都在宣传TVB价值观——“做人呢,最重要的就是开心”(注意用港普)。遵从TVB的价值观,车马哥就这么开开心心过了4年,毕业了。

3
94年毕业后,车马分到了湖北宜昌的一个上市国企工作,屁股还没有暖热,又被调到企业的深圳办事处。因为单位是深交所上市公司,所以在深圳有一些业务需要人手。车马当年是20出头的单身汉,可以做到四海为家,于是就被领导拉倒深圳。

从此,车马离开湖北老家,开始了人生的漂泊。

在深圳办事处的工作舒服地要命,工作不累,吃饭有请的阿姨做做饭,住宿有单位租的房子,几个年轻人天天在一起叽叽喳喳热热闹闹,好不快活。

但是车马有点忧患意识,老觉得用不上自己的营销专业心里有点忐忑不安,于是就开始踅摸和自己过去专业匹配的工作机会。

当时的深圳工作机会很多,形形色色的一拨又一拨人手持边防证,从祖国各地汇集到这个充满希望的城市。1995年,车马很快找了个销售的工作,在四通证券期货部卖期货产品。

车马的故事:为了创业,十三年前我拒绝了马云的邀请(上)
(90年代的深圳。图片来自网络)

但这个产品并不好卖。大家的做法都差不多,就是做陌拜,效果不好。除了自己经验不足的原因,还有一个原因是当时很多人觉得期货是骗子产品,很难沟通。车马从中得到一个后来一直秉持的原则:不要做和用户心智作对的事情。

这个部门做了几个月,业绩一直上不来,后来就撤了。车马在部门解散之前辞职,去了一个响当当的外企——麦当劳。

4
我们今天说麦当劳是外企可能很多人都会笑,总觉得比起微软谷歌普华永道这种要差很远,但在95年的时候去麦当劳也不是一个轻松的事情。车马应聘的岗位是见习经理OJE,这个岗位不但要求本科毕业英文要好,而且还不能干过餐饮业——因为要从一张白纸开始培养人。经过激烈的竞争,车马成功入职,就在华联大厦的麦当劳。

至于为什么竞争这么激烈,薪资是一个很大的原因。当时的深圳,写字楼白领的普遍公司在1000多块钱,而麦当劳的这个见习经理的月薪是3700元,已经是非常可观的薪水了。月底的时候发现金,钱都装在一个信封里面,份量十足,鼓舞人心。

深圳这个城市,让年轻的车马大开眼界。给他印象最深的是,在这个地方,你什么学校毕业,学什么专业,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能挣多少钱。

大家都在谈钱、钱、钱,也没有什么精神沟通或者文化氛围,这让车马觉得不舒服。在麦当劳干了一年多,97年春节后,他来到了北京。

在网络招聘兴起之前,位于北京三元西桥的国展一直是人民群众喜欢乐见的求职圣地,场面相当宏大。凭借着优秀的英文水平以及在麦当劳的经验,车马得到了一个叫做DUNKIN' DONUTS的外资餐饮连锁公司,做酒仙桥店的副经理。

在食品店里,车马第一次接触到了当年大名鼎鼎的中国互联网鼻祖“瀛海威”的地推。

当时,中国的网民还很少,瀛海威为了让更多人知道互联网是什么,就在一些店面放一个连接到互联网的电脑,中关村海淀黄庄的DUNKIN' DONUTS店里也有一台瀛海威的电脑。顾客只需要买一个甜甜圈套餐,即可免费上网半小时。这应该是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最早的地推。时至今日,作为最早的中国互联网启蒙者,瀛海威已经只是一个记忆中的符号。

车马的故事:为了创业,十三年前我拒绝了马云的邀请(上)
(瀛海威是今天中国互联网公司的鼻祖。图片来自网络)

时光又过了一年,到了98年春节,车马终于开始了互联网生涯——那是1998年,是中国互联网刚刚兴起的年代。后来的若干年,中国互联网江湖豪侠纷争,开创了一个伟大的时代。

5
车马第一个和互联网有关的工作开始于皓辰商务,老板是早期在中关村江湖名气很大的蓝江。他在98年春节后加入皓辰商务的时候,是作为《联合商情》的策划部经理,其实和互联网没什么关系,工作主要是写写案子,做做策划,伺候好各个硬件厂家,包括NEC笔记本,Motorola手绘笔等。

很快,蓝江创办IT168.COM,车马参与了筹建工作,从策划提案到策划网站,亲历了这么一个著名网站的诞生。蓝江作为早期的互联网媒体人,后来还成功创办了CHE168.COM。

品牌学告诉我们,一个好的名字,是品牌成功的一半。当时车马他们想了两个名字,IT168和1T114——168是当时的电话声讯台的号码,114是查号台。但是后者已经被注册了,蓝江老板又舍不得去买,就退而求其次用了IT168这个域名,打下了成功的开端。这也是车马第一次注册域名。

当时车马的办公室就在人民大学对面当代商城北边的一个小白楼,紧挨着现在的中关村中学双榆树校区。他有时候会拿一些自己公司出品的《联合商情》杂志去送给楼里面一些公司,毕竟都是邻居——做广告的时候也是近水楼台的原则。

这个老总就是雷军,对,就是今天的雷布斯。当年,皓辰商务在小白楼的二楼,金山就在小白楼的四楼。

谁能告诉我,当年在三楼的公司,现在哪里?

车马的故事:为了创业,十三年前我拒绝了马云的邀请(上)
(雷总,您还记得当年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?图片来自网络)

我很羡慕车马能够成长在那样的一个时代的开端,能够遇到包括雷军周鸿祎马云那么多的互联网英豪,这本身也是一个有趣的经历——还不必提日后更多的机遇和错过。

6
99年底,我们的车马哥又一次无可救药的跳槽了,这次他去了如日中天的慧聪网。

慧聪作为中国B2B的先驱,从印刷品的B2B商情起家,发展到线上B2B网站。车马加入慧聪网本来是市场部副经理,但是慧聪网刚好需要改版,于是车马就换了个岗位:高级策划经理,负责慧聪网的版面功能设计。

这个岗位,其实就是产品经理,只是当时以及后面好几年里,互联网行业没有产品经理这个名词。车马也有幸成为中国最早的B2B网站的第一个产品经理,向慧聪网COO郭江(现任慧聪网CEO)汇报。

经过分析,车马对慧聪网提出了这些改版建议,后来被一一采纳:

  • 以搜索和信息展现为核心功能;
  • 按所属行业分频道;
  • 资讯由于不是核心功能,被调整到边上;
慧聪也经历了多次探索,最后确定销售内容为按年度收费的打包服务,包括广告位和排名等等,因为这种销售难度最低,沟通简单。也曾经尝试过按照点击付费的方式,但是由于客户担心“被点击”,导致销售困难,最终放弃。

慧聪作为一个盈利能力不错的传统企业,在互联网探索上动力不足,导致给后来的马云留出了机会。虽然慧聪的客户资源远超阿里巴巴,但是最终落败。

我觉得这一方面是由于对手确实强悍超群,另一方面是很多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的一个常态——愿景有余而动力不足。即使是在各行业都在大唱“互联网+”的今天,这一现象依然如此。慧聪的故事,会在多个行业不停上演。

在慧聪做了几年以后,30出头的车马去了3721公司,做3721产品的产品经理,第一次亲历了互联网的威力,也见识了当年的创业者周鸿祎。

  • 我的微信
  •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
  • weinxin
  • 我的微信公众号
  •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
  • weinxin

发表评论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